爱赢体育新闻分类
传统园林范爱赢体育文10篇

  我国传统园林建造方式充分体现了古典艺术中以形写神的要求,通过多种建造方式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精炼与浓缩在园林中营造出自然景观。从我国传统园林建造风格来分析,我国园林造园方式呈现出灵活多样、变化的方式,比如在园林设计中以流水、植物等元素来衬景,以山石来为主体建筑点景营造园林效果,或者通过空间的对比和先抑后扬的空间序列来制造园林景致,进而通过这些不拘一格的方式营造出园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整体效果,进而让园林设计更加具有深远韵味。由此可见,我国传统园林丰富多变的设计手法,给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素材,进而为现代景观设计的空间处理、意境表达和景观元素搭配等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以传统园林建造过程中的空间组景为例,空间组景主要有以小见大和步移景异2大类,其中以小见大是通过在园林的有限空间内设计丰富的景观效果以此来营造大的意境,而步移景异则是通过改变园林空间的不断变化情况,合理安排景致的层次、抑扬和虚实等,进而营造出高低错落的空间感。所以传统园林这种不拘一格的建造方式让中国传统园林的组景更加具有虚实变化的特点,通过这种组景方式的重复和各类景观元素的巧妙运用和搭配,营造出极具变化色彩的园林空间。

  在园林建造中体现诗情画意是我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园林的建造受到文人雅士所推崇文人精神的影响。受这一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园林大多都具有文人气息,这类园林的主要是以山水鸟虫和花木流水为元素,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合理营造和搭配,在园林的景象中体现出诗画情趣,进而带给观者无限的遐思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传统园林的建设过程中也受到山水画和田园诗歌等因素的影响,让我国传统园林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中国诗画的淡雅幽静的美感。传统园林整体构造体现诗情画意的气氛这主要源于我国传统园林设计对于自然美的追求,通过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对自然元素进行抽象、概括和总结,将自然要素与园林造园艺术的有机融合,实现了传统园林的突破,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环境。

  我国传统园林在建造过程中注重对于意境的创设,极力营造一种自然悠远的园林意境,这也是我国传统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风格的重要方面,同时受到儒家思想在园林建造过程中的影响,我国传统园林建造过程中通常会通过一定景物来表现园林主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操守,正是对园林意境的追求,我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充分表达了自然悠远的情感,因此传统园林景象不仅是客观事物的表现,而且也是对园林意境的升华。另外,我国传统园林建造也受到园林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充分融入到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而促就了我国传统园林师法自然的风格特点。

  现代景观设计中借鉴传统园林文化建造精华,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而且也有利于促进现代景观设计的健康发展,所以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合理借鉴传统园林建造方法来有效推进现代景观设计工作,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传统园林建造理念是推崇师法自然的设计观,我国古人崇尚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生态思想对于现代景观设计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这也符合当前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总体要求,并且也能够满足环保工作的要求,所以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注意景观设计中环境的良好状态,才能更好确保设计品质和效果,也就是说,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设计与自然相结合的理念,才能形成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同时在遵循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同时还要注意突破景观设计的局限,不断开拓景观设计内容,尤其在借鉴和发展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方法的过程中,要注意传统园林的优势和劣势。传统园林原本只是为少数上层人士所服务,这是园林建设时期的封建制度所形成,进而直接导致了传统园林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局限性和单一性,但是现代景观设计的目的是服务大众,故而在借鉴传统园林建造风格的过程中要注意应突破园林设计的局限,不断开拓新的设计领域,将景观设计引入更多建设领域,同时要注意合理规划城市景观建设方案,进而为民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空间。

  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不仅丰富多样,而且灵活多变,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创新景观设计方法,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法来合理表达现代景观的意境、空间和元素搭配,比如沿用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中虚实结合的方法,在有限空间中运用石、水等元素来表达丰富的景观,其中对水元素的利用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形成不同水体形态,或者通过水声设计来营造园林的整体感觉,而对于园林石材元素的运用,传统园林中较为常用的手法是叠石法,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创造多变而丰富的园林地形景观。另外对于现代景观设计不仅要注意借鉴传统园林设计手法,而且还要加强中外园林建设方法的融合,其他国家园林景观的建造理念和方法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可以将其与我国传统造园艺术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有效促进现代景观设计思路的不断丰富。比如借鉴法国几何式园林造景手法可以增强园林的轴线感,运用意大利苔地园造景手法可以有效处理地形起伏的情况,同时借鉴日本枯木山水造园手法,运用抽象写意设计手法来塑造景观的多样性。

  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新技术发展实现了更大的发展,园林建设技术也不断得到更新,尤其是数字技术与景观设计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通过运用数学技术对于现代景观设计更好运用传统园林建设元素提供了方便,比如运用数学技术可以对自然元素进行合理分类,同时可以利用图层叠加技术按照景观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并且可以对景观的场地可以进行数字分析,还可以对景观场地的地形、地貌和坡度等进行数字模拟,更加促进现代景观设计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总而言之,我国传统园林建设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建设经验,这对于当前现代景观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丰富的借鉴意义,同时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传统园林建设手法,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所以在进行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加强注意对传统文化层面设计的继承和延续,借鉴传统园林建造手法,不断创新现代景观设计方法,结合设计新技术和新思想,才能实现现代景观设计既能符合本地实际需要,又能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1]谢海波.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景观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8).

  [2]冯晖武,涂娟娟,杨壳.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J].华中建筑,2009(06).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即所谓的“意境”。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空间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开”之感。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在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论从园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布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释、道、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自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教派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视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黝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闭。儒学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制约作用。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以“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之说。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然一体,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如人们将竹、松、梅、兰、菊以及各种形象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道教是本土宗教,它与儒、释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万物,道是万物存在的根源。同时主张“天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阎。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以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子和庄子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由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民族艺术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其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质朴清贵、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促成了园林艺术的发展。这种在宫苑里凿池筑岛,用造园的方式来模拟东海神山,对传统中国园林空间的发展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的意义:

  (1)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千姿百态的水体穿插于庞大宫苑建筑和山体之间,大大开拓了园林艺术空间,产生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

  (2)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山水与水体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期的一水一山,一池环一台变成了一庞大水体环绕三山,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园林空间艺术,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3)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在以单纯的山或高台建筑为核心,以道路建筑为纽带的园林形式中加人了以水体为核心和纽带的新格局。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艺术手段,促进山、水、建筑及植物景观间更复杂的穿插、渗透、映衬等组合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也为传统园林最终采取一种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味的组合方式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一池三山”的模式后来为历代皇家宫苑所沿用,并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如扬州曾有“小方壶园”,苏州留园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碱洲”等。

  禅宗是由于佛教即释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重视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组成之一。它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禅宗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情感等的作用提高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人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

  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十分广泛。

  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恰好是在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人世和进取精神,对自然美的追求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时代本身不具备对自然美作深层次发掘和开拓的土壤及条件。对自然美认识是在东汉衰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深化。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勃兴于这个时代。以儒道结合的玄学进一步发展,讲究“言不尽意”的理论主张。盛唐以后,人们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随着时展,人们的观赏水平不断提升,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中华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避免园林景观出现景色单调情况,并呈现出独特的中国文化风格,设计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园林景观,同时促使人们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推动时展。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被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形成统一的整体,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现阶段,受全球化影响,设计逐渐多元化,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扬成为首要目标,将传统文化元素灵活应用,与景观设计相融合,可以促使设计的景观独具特色,深刻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富有文化精神内涵。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符合当前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并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具有深刻的促进作用,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园林设计内涵,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园林景观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关系密切,二者的相互融合,可以衍生出独具特色并具有传统意境的现代园林景观,既达到观赏的目的,又促使人们发扬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顺应时展[1]。

  2.1传统绘画的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主要以山水布局为基础,而绘画艺术也同样重视布局,二者存在大量的相似之处,因此,传统绘画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在实际设计时,园林景观设计需要注重设计结构的合理性,景观意境的表达,所以,可以灵活借鉴绘画的原理,如,在河岸边利用柳树进行点缀、在山石旁以青松相呼应、在水中以莲花来衬托等,将绘画中的部分固定模式与实际景观设计相结合,从根本上实现传统文化元素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达到统一和谐的目的,促使景观设计显现出独特的设计理念,以供人们观赏,实现最终的价值。例如,在我国深圳某园林中,该园林景观充分将传统绘画艺术与设计相结合,利用合理的布局安排,描绘出和谐统一的景象,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如,墙体用白色进行描绘,将长短、大小各不相同的墙体作为背景,清晰的衬托出山石、植物的颜色,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一种置身于画作之中,身临其境感觉,从根本上突出景观的整体特点。2.2传统图案纹样的应用。图案纹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其纹样形式多种多样,如,独具特点的凤鸟纹、回形纹等,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彰显出中华民族精神。当前,许多园林景观设计者都将传统的图案纹样与景观设计相融合,为人们展示出独特的观赏价值。例如,某园林景观中,设计师在设计喷水池时,灵活应用团纹样,将喷水池的整体造型与回形纹图案相融合,在喷水过程中,在水中形成具有特色的纹路,带给观赏者一种“直中有曲”的感觉,由喷水口逐渐向外扩散,与水的自身特点互相交映,相互衬托,展现出独特的魅力。2.3传统汉字的应用。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造型与内涵,同时富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因此,被园林景观设计者广泛应用在园林设计中。汉字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形体也多种多样,如,小篆、楷书、隶书、草书等,不同的形体具有不同的文化意义。在现代园林景观中,汉字文化主要被设计者应用在墙壁、园名、树木、山石中,陶冶人们的情操,同时抒发情感。例如,在某景观园林中,设计者在园林的石壁上篆刻几组富有礼仪内涵的字词,通过大气恢宏的汉字,引导人们感受到中华礼仪文明,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文化。例如,上海某园林景观,主要风格为江南园林风格,园林内蕴含大量的叠篆文字,向人们展现出独特的建筑风采,设计理念新颖[2]。2.4传统色彩的应用。传统色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较为普遍,既能突出园林景观的特点,又能向观赏者表达出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例如,在中国,红色代表着喜庆、欢悦,紫色代表着高贵、典雅,黑色代表着冷静、稳重等。传统色彩与现代园林景观的融合,能充分的表现出区域的精神面貌与文化,促使人们感受到景观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

  综上所述,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能有效的促进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与继承,同时推动园林景观设计快速发展,满足当前的时代需求,为人们设计出独具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设计人员不断创新,最终实现园林景观的精神升华。

  [1]黄学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大众文艺,2016(11):65.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对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可以窥视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即所谓的“意境”。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空间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开”之感。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在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论从园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布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释、道、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自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教派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视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黝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闭。儒学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制约作用。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以“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之说。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然一体,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如人们将竹、松、梅、兰、菊以及各种形象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道教是本土宗教,它与儒、释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万物,道是万物存在的根源。同时主张“天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阎。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以自然为宗,强调无为爱赢体育。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子和庄子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由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民族艺术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其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质朴清贵、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促成了园林艺术的发展。这种在宫苑里凿池筑岛,用造园的方式来模拟东海神山,对传统中国园林空间的发展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的意义:

  (1)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千姿百态的水体穿插于庞大宫苑建筑和山体之间,大大开拓了园林艺术空间,产生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

  (2)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山水与水体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期的一水一山,一池环一台变成了一庞大水体环绕三山,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园林空间艺术,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3)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在以单纯的山或高台建筑为核心,以道路建筑为纽带的园林形式中加人了以水体为核心和纽带的新格局。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艺术手段,促进山、水、建筑及植物景观间更复杂的穿插、渗透、映衬等组合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也为传统园林最终采取一种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味的组合方式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一池三山”的模式后来为历代皇家宫苑所沿用,并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如扬州曾有“小方壶园”,苏州留园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碱洲”等。

  禅宗是由于佛教即释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重视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组成之一。它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禅宗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情感等的作用提高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人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十分广泛。

  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恰好是在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人世和进取精神,对自然美的追求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时代本身不具备对自然美作深层次发掘和开拓的土壤及条件。对自然美认识是在东汉衰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深化。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勃兴于这个时代。以儒道结合的玄学进一步发展,讲究“言不尽意”的理论主张。盛唐以后,人们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城市园林不仅是城市的容貌表现,更是精神风的体现,同时也是旅游城市的重要旅游点之一,是市民使用频繁的公共休闲场所。人们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以后,精神上更有多方面、多方位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园林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时空统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强调整体至上,人伦道德,中府和谐,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所在。现代园林设计积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仅丰富园林设计时的素材,还增加了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

  民风民俗是极富有地方特色、极其区域化、保护民族情感的地方文化。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爱赢体育造和传承的社会生活文化,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悠久的传统文化传承现象。民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民风民俗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经济、政治、地域、宗教、语言等因素决定和影响着民俗的产生和发展。诸如我国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或自治县,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湘西的土家族,高原的藏族,阿坝的彝族等。

  近观我们的汉族,不同区域也有着不同的魅力。山西大同豫河公园中,其乌金广场的设计就是对当地民俗“旺火”的重新演绎,广东省佛山,地方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其中通济桥及“行通济”的民俗即为其中之一。

  传说明朝时有一学子赶考,在佛山南郊一条河涌上乘船渡过时,被大雨淋湿而大病一场,为此许下宏愿,若中举则一定要在此修桥,免去百姓过渡不便和风雨之苦。后如其所愿,中了举人并在此修建了一座石拱桥,取名“通济桥”,该桥成为佛山八景之一。后来自明代开始,渐渐形成了“行通济”的民俗,每年正月十五,当地民众扶老携幼,一手举着小风车,一手拿着用红纸扎的生菜,由北向南从通济桥上漫步而过,祈求来年平安吉祥。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同样也体现了和谐之美。它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动与静的统一。中国现代园林设计所体现的和谐之美更多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它推崇淡泊平和、清新幽远的境界。它强调园林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注重和谐与中庸”。表现在造型上,中国传统园林犹如天地的缩影,有着各种各样自然景色的缩样,如山峦、岩石和湖泊。中国园林在营造布局、配置建筑、山水、植物上,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由此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

  透过这些园林设计中的恬静淡泊,而有不乏高雅自然的仪态。我们可以从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领略到人和天地万物联系的是那么的紧密。因为它们把天与人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认为天是万物的起源,天与自然的发展变化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脚步。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人们就形成了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在认识、把握、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传统园林的空间除了首先要考虑如何满足人的需要外,同时也考虑古人讲的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应当十分和谐。这种精神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天人合一”成为园林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由此。在这种源于自然而又胜于自然的文化渗透中,历代的造园大师们以神州大地千姿百态的山川林泉的造园风格,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统一,也使得中国园林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母。

  儒道学说抑或《周易》的“阴阳”,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至尊。儒的“礼”,道的“无”无不体现着浓厚的人文精神,人本价值出于重中之重的地位。这种根深蒂固的社会人伦观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园林的建造也就建立在这一套伦理价值之上,并与之密切相关,空间的营造需要为现实的伦理秩服务。

  “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宗庙陵寝是一切礼制建筑的通称,在中国园林中关于祭祖、祭天、祭地、祭日月星辰,山川万物,各类神灵,先贤哲人的各种坛、庙和陵寝,几乎都是一种代表精神象征的宗教仪式性园林建筑,它们的实用价值不高,但因为这样的伦理观念就不可逆转的形成了以威严的皇家园林为代表的空间形态的主旨:一方面,皇权至上的永恒观念。如北京天坛和北京故宫。另一方面,上下有序的等级观念。早在商周时期天子、诸侯都已有园囿,但范围和规格等级上却又很大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以至于在庙堂建筑上也自觉地将空间形式区别于人的等级,以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这里边北京的四合院,江南民居中的亭台阁楼等都有极高的代表性。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中鲜明的透漏着古代社会的伦理观。

  中国传统的道器观重视物的意义与内涵而不是物的外在形式,这种观点反映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上就是注重植物的意境和象征意义,而不是单纯欣赏植物的形状、颜色和香味。园林从开始的草创阶段便离不开花木的种植,古典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于花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承德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曲水荷香”,拙政园中的批把园、玉兰堂、海棠春坞等,都以花木作为景观的主题而命名。自古以来,古人把自己的感情、思想寄托其上,使植物也具有人的情操,康熙更明确道出园林植物的比德意义“至于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竹则思贞操”。屈原的《离骚》就以香草比喻君子,作为人格高洁的象征。松柏的苍劲挺拔、抗旱耐寒、常绿延年成为中国园林文化精神中的审美意象,“风入寒松声自古”,松风传雅韵,听松风也就成为文人雅士的风雅之举。竹为“三教”共赏之物,唐张九龄称赞它“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竹子清高、正直的性格为文人雅士所倾慕成为他们理想的人格化身。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花木因可以用来表达思想和意志而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载体,从而极大的丰富了园林的抒情意味。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它是周易学里的一句名言,意在揭示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流动的。自古以来中国园林的设计就继承了这一原则。而这一原则又恰恰体现了哲学的辩证观,指出任何事物都是动静结合的完美统一。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就体现了空间不只是为构成一种静止的画面,而是一系列富于生命的运动感,使人在“步移景换”中得到一连串的空间层次感觉———亦静亦动,亦曲亦直,亦虚亦实,亦隐亦现的绝美意境。

  最经典的建筑典范而又最能体现流动的园林建筑的表现形式莫过于廊。廊在园林中主要是风景的导游线,又是建筑之间相互联系的脉络。在园景组合方面,还起到划分空间、增加风景深度额作用。其体形宜曲宜长,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曲廊多迤逦曲折,与墙依偎辗转流淌。总之,廊的设置使园林空间在延续的流动性中冲破封闭与隔绝而溢向室外形成弥漫之势,令人意犹未尽,以达到景观外延的效果。

  园林是有生命的,其本质是一种追求愉悦的纯粹精神活动。中国传统园林的中国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布局流畅。中国传统园林的布局和整个园林的内容、形式、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融为一体,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使景观移步异景,也对场地的缺陷进行良好的弥补。用地广阔者不显空乏(圆明园),狭小者不显拥促(残粒园),狭长者不显冗长(南京煦园),扁阔者不显短浅(北海静心斋)。

  2追求意境美。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心理节奏偏重于平缓、含蓄、连贯,追求一种天然之趣,一种清新自然的宁静,追求一种把自然环境与现实生活协调起来的美的境意。

  3细节精巧。传统园林常是由局部来构成完整的整体。局部求精,并能够集零为整,表现得更为精致。

  4空间划分含蓄。中国传统园林常把性质各异的空间逐步展开,自由灵活的进行空间的分隔。用空间对比、渗透的手法使景致显出层次。

  (1)转化。指直接利用原有景观形态,通过变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转化原有建筑、构筑物等的存在方式,来达到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结构和形态的目的。在中山歧江公园设计中,设计师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歧江公园的场地原为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该造船厂经过半个世纪的经营,留下了不少的造船厂房、机器设备,包括龙门吊、铁轨、变压器等,涂上鲜红的色彩,成为一个具有工业美感的巨大的构成主义雕塑作品。

  (2)重现。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有时会从文字记载或口头传说中挖掘出场地原有的一些环境状况,设计师有时会将其重现。重现的景观给园林给增添了传统文化魅力,使观者能从视觉上了解到与场地相关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3)借鉴。在园林设计中,对其它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的借鉴是允许的,更是普遍和常见的,首先,现代城市园林设计更是在借鉴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借鉴行为,更多的是对其它艺术形式的借鉴,特别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受到艺术及设计领域中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园林设计师对园林设计进行了积极探索,出现了如大地艺术、极简主义等新的园林形式和风格。城市园林设计对城市传统文化的借鉴,较为常见的是从一些建筑、构筑物、传统艺术、传统工艺品等中借鉴一些形式语言。

  (4)保留。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它们就显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城市发展历史中的房子、街道、古树、路灯等都代表着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而在园林设计时,场地中往往留有历史的一些痕迹,我们有时要依附它们来保留记忆或了解历史。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往往会保留场地中遗留的一些建筑物,如房屋、园林、工业厂房、牌坊、碑文、古井、桥、寺庙、雕塑、陵墓等等。如上海浦东中央绿地公园建设中,就特地保留了一座具有浓郁上海地方特色的民居,如今成为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陈列室。

  城市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文化现象,蕴含了人类文化的结晶。现代的园林更是体现了对文化内涵的追求。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本身就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园林设计中融入历史和文化,能增加园林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留存于城市中,融汇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对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现代城市园林因为其面向大众而具有公共性,不仅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还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展示现代文明风范的重任。

  城市园林是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中的建筑、街道等,在自然和人文背景下构成了城市的主要景观,影响或决定着一个城市的面貌。历史文化是城市特色的源泉,城市特色的形成,无疑是一代代人继承历史和传统文化积淀的过程。从现代园林设计中我们看到了民风民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社会人伦观的体现以及哲学辨证观等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渗透了活的传统文化的现代园林更加具有魅力。[论文网]

  [1]贡宇:《城市滨水景观塑造中的文化再生———德阳市族湖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构思》,《中国园林》,2003年第7期。

  [2]李岚:《文化的表达与挖掘———当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文倾向性分析》,《规划师》,2001年第6期。

  由董智、曾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5月出版的《园林与环境景观设计》,主要以园林景观设计活动为研究对象,从理念概述、分类、设计技能和设计案例等多个角度对园林与环境景观设计活动进行了全面论述,提出了景观设计的原理与内容,通过选择相关研究案例进行叙述,为读者迅速掌握景观设计方法提供了有效参考。另外,该书坚持从细小处入手,通过围绕当前最新的景观设计理念及案例内容进行论述,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最佳成效。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该书理论研究扎实,重点突出,通过对园林景观概述、园林景观分类、景观设计表现方法等内容进行详细论述,形成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完整理论体系。该书按照关联知识的系统化论述结构进行全面解读,通过构建理论分析与实际解读相融合的叙述体系,使全书内容遵循研究规律。当前住宅环境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少完善的整体规划与生态环境布局。现阶段,多数住宅环境设计偏向概念设计,实际住宅环境与原有规划、景观需求之间缺乏有效融合。尤其是多数小区住宅环境设计与大众实际生活需求缺少一体化融合,影响了环境设计效果。二是存在盲目设计问题,未能有效践行大众为本的设计思维。当前住宅小区环境设计过程中,为了增添市场“卖点”,盲目堆积环境设计元素,未能将人性化设计、大众使用需求等理念有效融入住宅环境设计活动,影响了住宅环境的观赏体验。三是住宅环境设计缺少文化、地域特色和绿色生态理念的有效融合,部分建筑环境设计时,盲目推崇“异域风情”,缺少景观生态学的有效融合。

  该书按照循序渐进的论述原则,将思考题、练习题与论述内容有效融合,使读者能够对该书叙述的理论内容、方法建议和综合应用形成系统化、深层次的理解与应用,有助于巩固读者的学习与理解。在聚焦健康、休闲的时代环境下,在绿色住宅环境设计中,应用传统园林,将实现以下价值:一方面,为大众营造了绿色生态理念,通过将“人与自然、天人一体”的设计理念融入园林设计活动,在精心配制花木、优化住宅环境空间和虚实空间融合中,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理想成效。当前大众绿色传统、人文审美的价值理念逐渐回归日常生活。因此,通过挖掘传统园林的写意文雅、生态绿色趣味,从而更能契合大众的生态审美需求,为大众营造绿色生态、内涵突出的住宅环境。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了大众的生活品质,改善了大众的幸福生活居住体验。住宅既是大众最基础的生活环境,也是大众精神记忆与家庭文化的重要回归。在绿色住宅环境设计过程中,通过挖掘传统园林所传递和表现的绿色、生态理念,不仅承载、蕴含了大众的心理归属感与精神认同感,也对大众的生活品质、生活幸福感发挥了重要影响。

  该书以实用、易使用为基础原则,通过使用鲜活案例,以及文字、图片等多种方式详细解读园林景观设计的知识点与方法建议。在案例选择过程中,全书所选择的案例内容既有重要的差异性和个性化特征,也能够有效代表当前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在当前绿色住宅环境设计过程中,合理应用传统园林设计风格及理念,需要从以下路径出发:第一,要挖掘传统园林设计的精髓美学,融入现代住宅环境设计的优势理念。无论在住宅院落规划布局,或者在住宅装饰与庭院绿植等各个领域,都需要遵循我国传统园林的风格特色与氛围营造,通过保留中式文化元素,在还原传统园林情怀的同时,全面增添住宅环境的文化内涵。第二,要重视融入现代设计元素,使传统园林内涵、优势美学与绿色住宅环境设计要求生动融合。在绿色住宅环境设计过程中,要采用更加现代、灵活和特色的设计风格,通过对传统园林的文化内涵与设计美学进行提炼、重构,将传统美学、现代绿色、精神生态等多种理念融入其中,为大众打造“新中式”住宅环境。

  人类在原始时期如传说中的伏羲、女娲、神农、黄帝等,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主要以狩猎和采集获取生活资料.这时人类几乎完全被动地依赖大自然,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都怀着恐惧、敬畏的心理,并对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难以解释如闪电、雷鸣.在与森林长期相处的人们,对一些大树具有深刻而奇妙的感觉.动物是原始人的主要生活资料来源,可能在某个偶然的时候,某种动物解人于危难之中等等.对这些事物或现象都无法解释,于是将其当作神灵的化身加以崇拜.这就是自然崇拜,其中包括植物崇拜、动物崇拜、山水崇拜.自然崇拜在上古人类生活和观念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人们在生活中竭力以可能的形式和手段模仿自然的崇拜物,如对山岳的崇拜曾使世界许多民族都建造过对山岳的模仿,并以其象征人间某种不可企及的权势和力量如古埃及和古墨西哥的金字塔象征着法老的权力;美洲玛雅人的金字塔位于美洲丛林,是对太阳神的崇拜以象征宇宙神秘的力量;中国古代建台最初也是以筑土建筑的形式表现出对山岳的模仿,并且把它作为神灵的所在加以神化和崇拜,如商周纣王的鹿台,“七年而成,其大三里,高千尺,临望风雨”[2].这都是古代人们对山岳崇拜的主要体现.因为在古人看来爱赢体育,山以其巨大的形体、无比的重量以及简单而强烈的线条,显示着不可抗拒的力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是这种山岳崇拜的心理表现.同样,古代人们对水及水神有着与山岳相似的崇拜.水是上古人们生命延续的基本条件,许多民族以水泽及河流冲积带为栖身地,于是水泽在古人心目中是神的象征,也具有神性.因此上古祖先选择了地貌优越,自然山水和植物景观丰富的地方麇集会议、祭祀歌舞,并不是因为风景优美,在他们看来这里具有神性.于是在人们以后的活动中,为表示对神的崇拜模仿湖泽开掘了“灵沼”,模仿山岳筑就了“灵台”[2].随着社会的演进,在这种活动中也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涵义,并一路传承并影响到园林艺术的创作,在造园中注重筑山构水和植物景观的布局,于是形成了自然风景的模式.

  狩猎是原始人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手段,进入文明期后,获取生活资料的手段发生了改变,即人类的生活方式从过去的狩猎和游牧中停了下来转移到农业生产阶段.这时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活资料积累也日趋增加并越来越集中,于是社会阶层出现两极分化,有脱离生产劳动的贵族阶层出现.在农业生产阶段,人们发现农业生活缺少游牧生活中那种壮观的乐趣,为再现祖先的狩猎生活,再经验游牧生活的壮观场面,狩猎虽然已不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但却成了那些已脱离生产劳动的帝王贵族们礼仪化、娱乐化的行事和享受,于是在一定的地域上加以范围,滋生繁育鸟兽,保持天然草木,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在以后的园林形式中都继承了这种自然朴素的景象,不断完善并得以发展.

  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诸子百家都有相似的解释.孔子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认为天德寓于人心,一切封建社会的伦纪秩序和自然界的运行规律都是天道法则的外化.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世上万物都有自己的存在规律,顺应自然,崇尚优美的自然环境,并视之为安放身心的家园.庄子主张“自然无为”,认为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主张“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2].认为人与自然相比是渺小的,无能为力的,人懂得了这点,就能“安之若命”,即可以超越现实世界的一切苦难包括生死,而进入一种与自然完全相同的境界.如果以这种态度看待自然山水,就会觉得“山林屿,皋壤屿,使我欣欣然而乐屿.”人只有归化于宇宙自然,回归于天地之境,才能游于至乐.“天人合一”的思想既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肯定了人的社会性,又以“人道”与“天道”相通指出了人的自然性.因此“天人合一”观念中的人具有双重性,人既是社会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产物,完整、和谐的人性必然是介乎自然与社会之间.人应该尊重大自然,对待大自然应持和谐的态度.正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园林作为“第二自然”,其中布局的山水树石,禽鸟鱼虫理应保持自然状态.这种思想贯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个发展过程.

  “比德”思想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人们从伦理,功利的角度来认识自然的审美意识,即大自然山川林木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就在于它们的形象表现出与人的高尚品德相类似的特点.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3]这虽然从君子的人格修养上说明智者和仁者所具有的不同的品质特征,但也说明了人对山水自然美的审美感受,即一定的自然对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具有某种和人的精神品质相似的特征.所以朱熹也有同感“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孔子、朱熹将山水与人的德性、仁智联系起来,使之人格化.他们对山水的赞美,实则是对人自身理想人格的欣赏和赞美.凡是山水具有的美德,皆为人类具有的美德.由于“比德”思想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把“高山流水”作为品德高洁的象征,于是山水也就成了自然风景的代称,在造园活动中也重视筑山理水,园林形式自然而然地朝着风景式方向发展.

  神仙思想是原始的神灵、自然崇拜与道家学说混杂的产物.到秦汉时,神仙思想在民间已广为流传,其中以昆仑神话和蓬莱神话流传最广.昆仑神话的内容主要为山上有仙人居住,山上有神木,是植物崇拜和山岳崇拜的体现,反映了上古时代西北高原地区人们的生活和宇宙观念.到了战国以后,昆仑神话随着东西方联系流传到中原各国,被当地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地理环境加以利用和改造,创立了另一种神线].蓬莱神话补充了昆仑神话中水的素材,并强调了水体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从而确立了园林中的山水体系.从此在皇家园林尤其是秦汉的皇家园林中都有这种山水布局.如秦始皇在兰池宫中筑起了蓬莱山,以表达对仙境的向往;汉武帝在上林苑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建有方丈、瀛洲、蓬莱[5].所以“三山一池”,自秦汉以后就成了古典园林的传统手法如唐代的大明宫有蓬莱池,中有蓬莱山;建于明代的苏州留园水景中就有小蓬莱.因此,园林中由于神仙思想的主导而摹拟的神仙境界实际上是山岳风景和海岛景观的再现,这种情况虽盛行于秦汉时的皇家园林,但对于园林向着风景式方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隐逸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园林艺术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隐逸之士,遁隐于大自然,寄情于山水,希望能以此摆脱当时险恶政治的阴影[6],于是在他们的作品里歌颂自然和田园生活,并影响到园林艺术的创作.如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画境“……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正是后来园林中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创作的蓝本.在文人园林中力求创造出生意盎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自然美境界.中国过去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许多园是由画家直接参与建设.山水画是画家主观认识的,对时空具有较大概括的山水风景,而造园则是对这种概括、提炼、升华的山水画以三维空间的形式再现到现实生活中来.如北宋的寿山艮岳[5](见图1).其总体布局为“左山而右水,后溪而旁陇.”山系主宾分明,有远近呼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山岳体系,可以说是天然山岳典型的概括,体现了山水画论中“主山始尊,客山拱伏”的构图规律,位置经营合乎“布山形,取峦向,分石脉”的山水画理.水系也几乎包罗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如河、湖、沼、溪、涧、瀑布、潭等.整个山水形成了山嵌水抱的态势,这种山水态势既是大自然界山水成景、最理想的地貌概括,是受到山水画理论的影响.又如园林的空间处理手法也与山水画的“咫尺山水蕴千里江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园林常用假山、建筑、廊、墙来分隔空间,还采用借景的手法,在有限的范围内创造无限景色.园林中的假山池水,浓缩了大自然奇山秀水之美,漫步庭园树石之间,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7,8].综上所述,由于人类发展的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在经过漫长的历史沉积后,逐步形成为浓缩的、典型化的自然风景.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即所谓的“意境”。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空间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开”之感。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在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论从园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布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释、道、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自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教派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视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黝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闭。儒学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制约作用。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以“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之说。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然一体,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如人们将竹、松、梅、兰、菊以及各种形象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道教是本土宗教,它与儒、释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万物,道是万物存在的根源。同时主张“天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阎。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以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子和庄子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由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民族艺术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其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质朴清贵、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促成了园林艺术的发展。这种在宫苑里凿池筑岛,用造园的方式来模拟东海神山,对传统中国园林空间的发展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的意义:

  (1)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千姿百态的水体穿插于庞大宫苑建筑和山体之间,大大开拓了园林艺术空间,产生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

  (2)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山水与水体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期的一水一山,一池环一台变成了一庞大水体环绕三山,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园林空间艺术,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3)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在以单纯的山或高台建筑为核心,以道路建筑为纽带的园林形式中加人了以水体为核心和纽带的新格局。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艺术手段,促进山、水、建筑及植物景观间更复杂的穿插、渗透、映衬等组合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也为传统园林最终采取一种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味的组合方式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一池三山”的模式后来为历代皇家宫苑所沿用,并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如扬州曾有“小方壶园”,苏州留园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碱洲”等。

  禅宗是由于佛教即释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重视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组成之一。它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禅宗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情感等的作用提高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人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十分广泛。

  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恰好是在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人世和进取精神,对自然美的追求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时代本身不具备对自然美作深层次发掘和开拓的土壤及条件。对自然美认识是在东汉衰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深化。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勃兴于这个时代。以儒道结合的玄学进一步发展,讲究“言不尽意”的理论主张。盛唐以后,人们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问题一直是讨论热点,本文试图用建筑符号学的视觉去分析中国传统园林,并从中得到一些继承传统的启示。

  建筑符号学脱胎于符号学。20世纪初,索绪尔皮尔斯,分别提出关于符号学的理论。索绪尔的理论对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进行了定义,启发了后来的符号学家们,被认为是现代符号学之父。而皮尔斯虽然没有系统阐述符号学的著作,但却对符号学赋予明晰的定义。在索绪尔与皮尔斯之后,德国人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类精神文化的所有具体形式,都是符号活动的产物。美国人苏珊·朗格则延续了卡西尔的符号学理论,为符号学美学一文艺符号学莫定了基础。莫里斯提出符号学由符用学、符构学、符义学三部分组成,被学术界普遍承认。

  20世纪50年代末,建筑师考艾尼格等人将符号学引入建筑学。其后,勃罗德彭特、詹克斯等人也进行了相关研究。文丘里、布朗等人则对建筑符号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园林。

  今天,建筑符号学在众学者、建筑师的实践与研究推动下,基本框架得以建立,大多数人所接受。

  我们的世界到处都充满着符号,只要有人的意识参与,事物的存在着理由和意义。观察不是单纯地“看”事物的物理过程,人在“看”的过程中必然加入了主体的理论背景等因素,于是事物便被赋予了意义。同样,人在创造事物的过程中也必然有意无意地赋予造物意义。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使意义的传达成为可能?这类问题正是符号学所研究的。建筑符号学以符号学理论为基本出发点,甚至大量地直接应用符号学理论。在此,先介绍三种比较重要的符号学理论系统:

  1.2.1索绪尔符号理论索绪尔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对后来符号系统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索绪尔理论的核心所在,是符号的组成要素,即能指与所指。能指是指符号的形象,所指则大约可理解为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如理念、情感、思想等。所有人造物都包括了有能指和所指,这就决定了“建筑能被理解”这一基础,并影响了建筑理论。

  1.2.2皮尔斯的符号理论在皮尔斯的符号理论里,符号活动其实是一种事物与其他事物联系、被解释的过程。他讲符号划分为三个层次一第一层次是即符号本身;第二层次是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具有双重关系;第三层次是符号与其代表的内容与解释。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有助于人们对于“认识”和“解释”的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影响了建筑中的设计与解读的理论。

  1.2.3莫里斯的理论莫里斯把符号学分为符构学、符义学和符用学三个部分。符用学是主体部分,包含了符义学,而符义学又包含了符构学。这三个层次,与皮尔斯符号理论的三个层次基本被视为是相当的。这就进一步使建筑符号学更加完善。

  建筑符号学将建筑视为一种符号,其大前提是确信建筑意义的存在。那么人们是如何理解建筑意义的?它有着怎样的含义?人们是如何接受建筑传达的含义的?又通过何种机制去表达思想?这种种问题,正是建筑符号学所要回答的。下面举出一些建筑符号学里的重要概念:

  1.3.1能指在建筑中能指可理解为建筑的空间、形态形式、构图等等。人的感觉确定了人类可接受的建筑表现特征如韵律、色彩等。

  1.3.2所指建筑的所指可大约理解为建筑的内容。山于社会文化、规范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建筑的内容一所指,并不是随意的。

  1.3.4指示符号建筑的指示符号指建筑的形式与内容间存在这一种实质性的因果关系,如墙体往往代表分隔。

  1.3.5象征符号建筑的象征符号指建筑形式与内容建立起来的任意性关系,如之前玻璃幕墙作为美国办公楼的代表,幕墙和办公建筑间其实没有天然的关系。

  分析中国传统园林常常用到以下一些方法:园林各要素的拆分、组合研究,文化背景研究,诗画意境的分析,历史沿革的研究,园林建筑空间分析。这些分析研究,都希望知道“中国传统园林之为中国传统园林的根本”一它的本体、它的特征一并从中得到启示。

  本文则试图从建筑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去看待中国园林,希望得到一些新颖的视,从中获得历史沉积下来的智慧。在建筑符号学中,建筑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是最基本的部分,下面将主要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园林的能指和所指来研究它的特点。

  建筑的能指就是建筑的形式、空间等。中国传统园林的营造,注重开发了游人的感官体验,故其表现特征是饱满而充满变化的。这些特征基本取材于大自然与生活,故传统园林中“人的感官一建筑表现特征一建筑表现形式”这层层约束的关系是通达的。所谓“行、望、游、居”一居住要环境优美、舒适,出游、行走要方便,眼之所及都是大自然的景象一身心因此而舒泰,五感则得到满足。《园冶》就提到不少园林的空间、形式。如厅堂立基要“深奥曲折,通前达后”,说的就是空间布局的丰富性;“轩楹高爽,窗户虚邻”指出园林建筑必须舒适;造园需要一些趣味元素,如“多方题咏,薄有洞天”。另外,传统园林也注重使用者五感的开发,如“夜雨芭蕉,似杂绞人之泣泪;晓风杨柳,若翻蛮女之纤腰”,这里面就包含了视觉、听觉、触觉。其实,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不应仅用元素拆分的方法去逐个看待,应把之视为一个统一的人居整体,这个整体的能指一表现形式,是以自然意趣之通达、五感享受之交错为基础的。公务员之家

  中国传统园林的所指,就是其内涵与内容。从所指里的美学含义看,传统园林追求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美;“纳干倾之,收四时之烂漫”则源自于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哲学理念。园林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有“养鹿堪游,种鱼可捕”的农业饲养,也有“一二处堪避暑”的生活空间。总之,中国传统园林的所指,体现出一种完备的生活结构,以及与这种完备生活结构相符合的美学观、空间内涵。

  从建筑符号学给予了从新的角度看待中国传统园林的问题,相应地我们也从中得到一些关于继承传统的启示。

  罗兰·巴尔特指出“意义从来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功能衍生出符号,而这一符号又被重新转化为功能的展示。”从罗兰·巴尔特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意义以及意义的解读是人类不能避免的问题。在符号学的理论中,这个可感知的世界无一不是符号作用的结果,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并不是天然的,而是受到众多制约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在创新的同时,不能也不可能将文化背景等在意识内抹除,它们总会在有意无意间影响着人。与其同传统撇开关系,倒不如好好地审视自己血液中的固有文化特点,从而更好地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发挥其作用。公务员之家

  要继承传统就必须有“传统一现代转换机制”。从建筑符号学的角度去分析中国传统园林,发现其自身也存在一种适合转换的双向译码一精英与大众的双向译码。

  比如,古代一个中国农民就与士人有同一种译码一当他走进士人的园林,看不懂的只是石头的形象,建筑的布局,但却看出一个万全的自然环境一山、水、植物、居所,而这种环境正是农民所拥有的或追求的,他能明白当中含义一于是传统园林便成为一个农民也能解读的符号。

  现代园林发端于1925年的巴黎“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ExpositiondesArtsDecora—tifsetIndustrielsModerns),20世纪30年代末,由罗斯(J.Rose)、凯利(D.Kiley)、爱克勃(C.Eckbo)等人发起的“哈佛革命”,则给现代园林一次强有力的推动,并使之朝着适合时代精神的方向发展。二战以后,一批现代景观设计大师大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使现代园林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深化与扩展,并日趋多元化。现代风景园林在其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中,与现代建筑的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现代园林在发生了革命性创新的同时,又保持了对古典园林明显的继承性。谈继承,就必须了解各主要古典园林类型的短长,只有这样,才能弄清现代景观设计应怎样取长补短,开拓创新。

  另需说明的是,由于古典园林各时期风格是不尽一致的,这里主要以其全盛期为主。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来源于道家学说,强调“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组景和造景的手法之高超,在世界古典园林中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但由于受空间所限,喜好欣赏小景,偏爱把玩细部,往往使得有些园林空间局促拥塞,变化繁冗琐碎。

  日本园林更加抽象和写意。尤其是枯山水,更专注于永恒。仅以石块象征山峦与岛屿,而避免使用随时间推移,产生枯荣与变化的植物和水体,以体现禅宗“向心而觉”、“梵我合一”的境界。其形态更为纯净,意境更加空灵,但往往居于一隅,空间局促,略显索漠冷落,寡无情趣。

  法国园林,受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推崇艺术高于自然,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讲究条理与比例、主从与秩序。更加注重整体,而不强调玩味细节。但因空间开阔,一览无余,意境显得不够深远。同时,人工斧凿痕迹过重。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造园指导思想来源于以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经验论”,认为美是一种感性经验。总的来说,它更加排斥人为之物,强调保持自然的形态,肯特甚至认为“自然讨厌直线”。园林空间也更加整体与大气。但由于它过于追求“天然般景色”,往往源于自然却

  未必高于自然。又由于过于排斥人工痕迹,因之细部也较粗糙,园林空间略显空洞与单调。钱伯斯(W.chambers)就曾批评它“与普通的旷野几无区别,完全粗俗地抄袭自然”。

  由以上分析可知,古典园林无论中西,无论是强调师法自然,还是高于自然,其实质都是强调对“自然”的艺术处理。不同之处,仅在于艺术处理的内容、手法和侧重点。可以说,各时期园林在风格上的差异,首先源于不同的自然观,即园林美学中的自然观。现代园林在扬弃古典园林自然观的同时,又有自己新的拓展。这种拓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由“仿生”自然,向生态自然的拓展。早在1969年,美国宾州大学园林学教授麦克·哈格(IanMcHarg)在其经典名著《设计结合自然》(DesignWithNature)中,就提出了综合性的生态规划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诸如为保护表土层,不在容易造成土壤侵蚀的陡坡地段建设;保护有生态意义的低湿地与水系;按当地群落进行种植设计;多用乡土树种等基本生态观点与知识,已被设计师理解、掌握和运用。在生态与环境思想的引导下,园林中的一些工程技术措施,例如,为减小迳流峰值的场地雨水滞蓄手段;为两栖生物考虑的自然多样化驳岸工程措施;污水的自然或生物净化技术;为地下水回灌的“生态铺地”等,均带有明显的生态成分。

  自然观的另外一个重要拓展,是静态自然向动态自然的拓展。即现代景观设计,开始将景观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画景色。有意识地接纳相关自然因素的介入,力图将自然的演变和发展进程,纳入开放的景观体系之中。典型的例子如20世纪90年代,荷兰WEST8景观设计事务所设计的鹿特丹围堰旁的贝壳景观工程。基地原有的乱沙堆平整后,用黑白相间的贝壳铺成3cm厚、色彩反差强烈的几何图案,吸引了成百上千的海鸟在此盘旋、栖息,沉寂的海滩逐渐变得生机勃勃起来。若干年后,自然力的侵蚀使薄薄的贝壳层渐渐消失,这片区域将成为沙丘地。

  无论东方古典园林还是西方古典园林,其基本的功能定位都属观赏型,服务对象都是以宫廷或贵族等为代表的极少数人。因此,园林的功能都围绕他们的日常活动与心理需求展开。这实际上是一种脱离大众的功能定位,同时也反映出等级社会中,园林功能性的局限与单一。随着现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更加开放的生活方式,引发了人们各种不同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现代园林设计顺应这一趋势,在保持园林设计观赏性的同时,从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理论等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大众的多元需求和开放式空间中的种种行为现象,为现代园林设计进行了重新定位。它通过定性研究人群的分布特性,来确定行为环境(behaviorsetting)不同的规模与尺度,并根据人的行为迹象(behaviortraces)来得出合理顺畅的流线类型(如抄近路、左转弯、识途性等);又通过定点研究人的各种不同的行为趋向(behaviortrend)与状态模式,来确定不同的户外设施的选用设置,及不同的局域空间知性特征……。为了科学合理地安排这一切,环境心理学还提出了一系列指标化的模型体系,为园林设计中不同情况下的功能分析提供依据。如图形(Pattern)系数模型,潜势(Pottential)模型,地域倾向面(Trend)模型等等。总之,现代园林在功能定位上,不再局限于古典园林的单一模式,而是向微观上深化细化,宏观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不同的文化模式与不同的自然观,造成了中西园林在园林组景上的巨大差异。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景方式,可归纳为立体交融式,即分区设景。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步移景异。组景讲究起景、入胜、造极、余韵的序列。注重层次、抑扬、因借、虚实的安排。单是基本的组景手法,就达十余种之多,如:借景、对景、漏景、障景、限景、夹景、分景、接景、返景、点景……不一而足。赏景以近距离的小景把玩为主,全景式的远观因借为辅。

  日本园林在其回游式园林中,基本上沿袭了中国的套路,但对细微处关注过多,整体则失之把握,日本学者高原荣重、小形研三在《园林建设》一书中说,日本园林“对组成外部空间秩序的表现,显得很生疏”。说明日本古典园林在整体组织上,并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具体组景手法也比中国园林欠缺得多。但日本枯山水的情况则不同,特别是石景的组织,尤为精彩。在诸如《筑山庭造传》、《筑山染指录》等日本造园典籍中,都有详尽的论述。

  法国古典园林的组景,基本上是平面图案式,它运用轴线控制的手法,将园林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构图,一切都要服从比例与秩序。园景一般沿轴线铺展,主次、起止、过渡、衔接都做精心的处理。由于其巨大的规模与尺度(如凡尔赛纵轴长达3km),创造出一系列气势恢宏,广袤深远的园景,故又有“伟大风格”之称。与中国古典园林擅长处理小景相比,法国古典园林,则更擅长处理大景。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布景,则类似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步移景异”,引导游人从诗意中穿过。一连串画意构图,以不同距离、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展开,整体意境宁静而舒远,一派天然牧场般的田园风光。

  同属不规整的自然式园林,中式是一种写意自然,更富想像力,但不免流于矫揉造作。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则是一种本色自然,更舒展开阔与真切生动,完全没有中国明清私家园林的那种闭锁与沉闷。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私园遭到批评最多的地方。中国古典园林的本意在纳自然万象于咫尺之中。为此,对自然景物必须要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才能体现出自然的韵味。但中国私园中却大量使用巨石大树,致使抽象写意的原旨大大削弱。园林空间之所以局促、迫塞,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对自然景物的抽象远不如日本那样彻底。至于其他的原因后文将述及。现代园林在全面吸收与继承古典园林成就的基础上,更加开放与自由,艺术手法亦有极大创新。总的来说,偏重于整体构图,但极少轴线对称;有时也分区设景,但各景之间流动性更强,界线也更模糊;形态上偏于规整,亦不排斥自然的形态。从整体上说,大景重整体有气势,小景有变化亦简洁。

  中西各古典园林在景观的塑造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模仿性,如中国的千山万水,英国的平冈浅阜等等,现代园林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充分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和全新的艺术处理手法,对传统要素的造景潜力,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开发与挖掘。

  水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景之一,中国古典园林水景在高度提炼和概括自然水体的基础之上,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技巧。水体的聚散、开合、收放、曲直极有章法,正所谓“收之成溪涧,放之为湖海”。这方面的经典实例也比比皆是。此外,它还极其注重水体的配合组景,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就写道“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总的来说,受道家“虚静为本”思想的影响,中国园林的理水,重在表现其静态美,动也是静中之动势。

  日本园林的理水,则又向抽象化推进一步,仅以砂面耙成平行的水纹曲线象征波浪万重,又沿石根把砂面耙成环状的水。

Copyright © 2012-2022 爱赢体育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